中文 | EN
咨询热线 400-666-7012

谈智慧城市与城市照明之关联

1 智慧城市
 
  所谓“智慧城市”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:
 
  (1)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。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,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,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。
 
  (2)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,相互作用的系统。在这个系统中,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,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运行。
 
  (3)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。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——政府、企业和个人,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、生活方式的变革、提升和完善,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。[1]
 
  综上所述,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,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。
 
  2014年3月17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了[国家新型城镇规划(2014至2020)]。明确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要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、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,推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,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,促进智慧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、基础设施智能化、公共服务便捷化、产业发展现代化、社会治理精细化等几大目标。
 
  城市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,城市生存和发展依赖的工程性基础设施、社会性基础设施及绿色生态基础设施,支撑城市中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,还有配套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系统,这些都构成了城市庞大的功能服务体系。
 
 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对于所在城市的战略定位、城市特色、资源条件、人口构成、支柱产业等都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,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目标和建设计划也较具有针对性。
 
  智慧城市规划除了技术先进、功能全面、性能高超等硬件指标。更要在软环境方面,比如制度、环境、配套机制、政策措施、商业模式等进行创新,没有软环境的支撑很可能会走传统信息化的老路子,达不到智慧城市的高度。
 
  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在宏观层面,一是加强现代城市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变化的趋势分析,探寻城市未来的形态和公众需求的蜕变。二是从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、城市定位、产业定位、人文特色着手,深入分析社会民生、城市管理、产业经济对于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慧化的诉求。
 
  在微观层面,面向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和城市功能服务,在明晰城市各功能模块自身能力演进的基础上,分析信息化对各功能模块的嵌入式提升作用。
 
  智慧城市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,以人为本,进行城市各类资源的灵活调度与配置。 
 
  科学合理的建设模式以及建成后的运营模式,是智慧城市成功实现的重要保障。在一个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需求迅速扩张的服务型社会,仅靠政府和政府指定的少数服务商进行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,服务平台化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,重构城市的公共服务与治理体系,是今后的发展方向。
 
  2 城市照明
 
  2.1 “智慧城市”需要具备四大特征
 
  “智慧城市”需要具备四大特征,即全面透彻的感知、宽带泛在的互联、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。
 
  (1)全面透彻的感知 
 
  通过传感技术,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。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,智能识别、立体感知城市环境、状态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,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、分析和处理,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,继而主动做出响应,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的运行。
 
  (2)宽带泛在的互联 
 
  各类宽带有线、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、人与物、人与人的全面互联、互通、互动,为城市各类随时、随地、随需、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。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“神经网络”,极大地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、实时反馈、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。
 
  (3)智能融合的应用 
 
 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、复杂的巨大系统,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数据。应集大成,成智慧。并基于云计算,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、计算与分析,并引入综合集成法(综合集成研讨厅),通过人的“智慧”参与,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。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将构成智慧城市的“大脑”。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“云”与“端”的结合,推动从个人通讯、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,推动实现智能融合、随时、随地、随需、随意的应用,进一步彰显个人的参与和用户的力量。
 
  (4)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 
 
  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,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、应用的价值、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。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、市民参与、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。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,并通过维基、微博、Fab Lab、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,汇聚公众智慧,不断推动用户创新、开放创新、大众创新、协同创新,以人为本实现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。[2]
 
  2.2 智慧城市建设部分项目
 
  (1)智慧公共服务: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。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,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。
  (2)智慧社会管理:完善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。
  (3)加快推进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。
  (4)智慧安居服务。
  (5)智慧教育文化服务。
  (6)智慧服务应用。
  (7)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。
  (8)智慧交通。建设“数字交通”工程,通过监控、监测、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,完善公安、城管、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,建立以交通诱导、应急指挥、智能出行、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、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,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。
  (9)着力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。
  (10)积极推进智慧安全防控系统建设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,完善和深化“平安城市”工程,深化对社会治安监控动态视频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和数据的挖掘利用,整合公安监控和社会监控资源,建立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信息平台;积极推进市级应急指挥系统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、自然灾害和防汛指挥系统、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防控体系等智慧安防系统建设;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机制,实现多个部门协同应对的综合指挥调度,提高对各类事故、灾害、疫情、案件和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。
  (11)建设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。
 
  以上这些功能的实现,必须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互联网、物联网等基础设施。其中最关键的是宽带泛在的互联。
 
  2.3 路灯灯杆的优势
 
  在城市照明中,路灯照明是保障城市安全的最直接的功能。其特点是:
  (1)分布面广:犹如城市的血管分布,充满城市各个角落。
  (2)布置均匀:在道路上大约30米均布。
  (3)位置固定:有自己专门的地理坐标和编号。
  (4)自带电源:保证各种附件的正常使用。
  (5)维修方便:有专门的维保组织。
  (6)产权明晰:政府所有。
  作为城市独有的社会资源,一直被大家所忽视,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,智慧城市的建设将赋予路灯灯杆新的使命。
 
  3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——路灯灯杆
 
  综上所述,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最基础的数据传输系统。数据传输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光纤和无线,而光纤无疑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。其光纤铺设成本、维护成本也是最低的。
  在具有光纤的条件下,我们可以赋予灯杆无数的功能:
  (1)配合智慧路灯的使用,可以对路灯实现精细化管理。实时掌握路灯运行状态,包括(功率、电压、调光、寿命、维修派单等)。
  (2)配合监控设备,可以了解实时道路状况,为交通部门提供实时路况记录,及时提出交通预警,在社会安全、治安等方面提供相关信息及预警。
  (3)配合移动通讯公司,提供微基站服务;在一定时期达到无线网络的城市全覆盖。
  (4)配合传感技术,对环境,气象、气候等进行检测。设置新型盲道,保证盲人的安全行走等。
  (5)配合维基、微博、Fab Lab、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,以人为本实现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。
  总之,利用路灯灯杆,可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部分项目所罗列的所有项目。
 
  4 运营创新
 
  解决智慧城市的共享与协同问题,最有效的还是法律法规手段。政策法律体系必须打破原来单一的、单向的、静态的治理思路,大胆变革、勇于创新,为城市的智慧建设和运行保驾护航。有条件的地区可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,通过立法,推动城市级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。
 
  我们提倡政府搭台,企业唱戏,政企学研积极参与,共同创造智慧城市的新天地。
 
来源:照明中国网
返回列表下一篇